路线名称:【西双版纳】拥抱热带雨林、追寻亚洲象踪迹,体验瑶式美学,搭建西双版纳最向往的生活!
行程概要:
项目介绍:
目的地介绍
西双版纳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,与老挝、缅甸接壤,国境线长966.3公里,有四个国家级口岸。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,素有“植物王国”、“动物王国”、“生物基因库”、“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”等美称,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,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,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/6,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/4。
三大研学主题跨学科沉浸体验项目式学习
自然之子 多维度科考雨林秘境 雨林穿越解锁雨林微观世界
假扮成树叶的“伪装者”,会突然给你惊喜;无根无叶的血红寄生花会挡住你的去路……在充满惊喜的热带雨林,沿着野象开辟的道路进行5公里雨林徒步穿越,从视、听、嗅、触等体验中探索雨林动植物的有趣特点,通过感官的刺激,感受自然,激发求知欲、探索欲。
雨林求生掌握雨林生存技能
雨林深处,学习用竹子制作竹哨,模拟自然的声音传递信息!分辨可食用野果;学习制取干净水源…了解雨林生物链,掌握在雨林环境中生存的关键技能,学习应对自然挑战和资源获取的实用技巧。
穿越地心溶洞探险挑战自我
雨林地心隐藏着什么?倒吊的蝙蝠?还是蛰伏的巨兽?影视剧中,地心总是充满危机与挑战,那么现实里,地心溶洞里会有什么?这次让我们深入雨林地心,学习地质知识,倾听地球的心跳。参观亿年沉淀的钟乳石,偶遇奇形怪状的脚印、牙齿与缝隙内各类昆虫……关掉唯一的光源,完全融入溶洞。当世界陷入黑暗后,我们的听觉、嗅觉就会变得尤为敏感。听一听蝙蝠煽动翅膀的声音,闻一闻其他动物存在的气息。这不仅是胆量的锻炼,更是一次对生命的探讨与感悟!
植物百科夜间生物大调查
能托起一个孩子重量的王莲叶子、能够原地起飞的种子、老茎生花、独树成林…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每天都上演着生态奇观,游览这座面积最大、物种最丰富的植物园。在老师的讲解下,上一堂关于特有物种、生态功能、现存状况的沉浸式生物课堂。夜晚的雨林有什么?有的已经入睡,有的正在苏醒!雨林夜探正式开始,在星光下,通过夜观、夜听、夜闻等方式,探秘白天看不到的昆虫,根据老师的讲解,解锁更多自然的秘密,体验热带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。
象往之地 探寻陆地巨兽的秘密
跟随野保人员深入保护区,沿着野象开辟雨林的足迹,偶遇被象鼻卷到一边的“拦路草”;啃食过的芭蕉田;玩耍、睡觉搭建的露天草床,以及喝水、吃饭、放哨、布防的种种痕迹。孩子们可以带着专业的视角,看待大象的日常习性,将自己代入到大象
的一员,沉浸体会大象的智慧,感受人类活动与雨林生态及野象的互相制约与影响,提升探索能力,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。
民俗文化 深入瑶族历史的根脉
瑶族历史与非遗艺术,别处的瑶族与这里有何不同?他们为什么居住在大山里?瑶族的传统工艺、音乐、舞蹈有什么特色呢?带着这些疑问,在村寨里寻找答案吧!发挥社牛属性,采访你在村里见到的村民,问出你的疑问;跟随瑶族妈妈学习缝制瑶族挎包;学跳瑶族传统舞蹈;深度调研瑶族历史文化。
瑶族传统节日与美食
瑶族有哪些重大节日?他们在这些重大节日都做什么呢?民以食为天,这次我们从“吃”的角度带大家领略和认识瑶族的传统节日。天然植物染色做的糯米饭、舂糍粑、杀猪宴、要煮整整一夜的瑶族大粽粑都是什么节日吃的?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,亲手体验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。
参与要求
➢ 4岁以上亲子家庭;独立需年满10周岁,较强集体意识和自理能力
➢ 对自然生态及少数民族文化有浓厚好奇心
➢ 渴望综合素质能力提升,服务项目老师安排
项目地点
➢ 西双版纳
项目时间
➢ 可定制行程或出行时间
项目人数
➢ 10人开团,24人满团
费用说明
➢ 不含往返西双版纳的大交通费用
➢ 不含其他个人消费
费用包含
➢ 餐食(5早9正)住宿(2晚四钻豪华型酒店、3晚高端别墅民宿)
➢ 行程中所列景点门票及活动费用
➢ 研学老师配备(10:1)
➢ 全程包车费用